第1465章2o万
叶耀东设想的很好,未来都畅想好了,但是真去办的时候,却事与愿违。
现在土地管理相对宽松,但土地使用权转让仍需经过政府批准,且程序复杂。
通常只有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才能获得土地使用权。
他一去问,几个村子的干部一看他是外地人,通通拒绝。
这下子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,他自己都懵了,当时光想着打听地是哪个村子的,没想到还有不卖的。
“卧槽,怎么都不行了……”
“东子你在咱们那市里省里都可以买……”
叶耀东皱着眉头回想了一下,也好几年前的事了。
“市里是因为我把阿清的户口迁过去,落户市里了,所以那边村子才同意。省城的话,是我向个人购买的使用权,不是村集体。”
“啊?原来是这样,那难办了。”
“是有点难办。”
现在虽然已经1988年了,但是固有的思想还是以集体为单位,瞧不起个体。
个人连身份证都才刚开始使用,并且还没有完全普及全国。
“那我们现在咋办?今天白跑一趟了,又浪费一天时间。”
“去找张大爷问问看了。”
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,也就顺手救了个老大爷,才搭上了张主任,不然还真的确实挺难办的。
张大爷中暑之后,就也不敢大热天的往田里跑,他们去的时候,人还坐在家门口的摇椅上乘凉。
询问了一番,人家也没辙,村里不卖,找他一个老农也没办法,他也只能帮忙打听,来动一下亲戚,看看谁家有要卖地卖房的。
不然他们就只能以集体的名义去买了。
也只能这样了,大家待了一会儿也就离开了。
“哎,不对啊!以集体的名义买,咱们也可以啊。”
他们垂头丧气的走到一半。阿光突然来了这么一句,大家立即精神一振。
“东子,你的那什么鱼露作坊,鱼干作坊,不是就挂靠的村里吗?这也是属于集体啊!”
“你直接以白沙村鱼露作坊,鱼干作坊的名义把那地买下来不就好了?反正你这小作坊也是挂靠的村里,村干部现在都得看你脸色了,咱们村海带都还指望着你全给销出去。”
“对呀,说到底也是以你作坊的名义去买了,作坊是挂靠村里的,也算是集体了。”
“听说下半年养的更多,而且我给家里打电话,说是前两个月咱们村上过电视后,老多的单位跟集体都跑咱们村子来取经。”
“你直接让村长给你出一个村里的证,直接寄挂号信或者直接让阿上的货船往返去取了。”
林集上瞬间也来了灵感,“没错,我的运输船队也是找省城单位挂靠的,直接让省城单位出个证明就好了。”
叶耀东点点头,“这法子可以是可以,就怕后期到时候得跟集体扯皮,我是没关系,村里头不至于为难我,顶多到时候分点好处给村里。”
要不了几年村子里也得修路了,他身为村里的富,怎么都得掏钱表示一下,而且这也是造福乡里的事。
到时候可以顺理成章的捐点钱给村里修路,能造福乡里又能得个好名声,还能还掉人情。
这对他倒也是个好事。
其他人立即欣喜。
阿正道:“东子,那就以作坊的名义买了呗,就说要建仓库或者作坊,这里对比隔江的浦西这么落后,你作坊也是集体,反正你作坊本来也挂靠村里,人家肯定就卖了。”
“刚刚不就以咱们是个人,所以直接摇头,作坊的话,那不就没问题了吗?”
阿正也道:“买了咱们再自己分配,到时候真赚钱了,我们就按分配给村里一点好处。”
叶耀东笑着说:“本来也是我们自己村子,真赚了钱,也该给村子付出一点。”
阿正已经迫不及待了,催促道,“走走走,赶紧回招待所给村里打电话,让陈书记给你安排一个职位,然后再给你写个集体证明,再给你写一个授权。”
“然后我们几个,除了东子跟阿上,他们有单独的集体,其他人就再写一份分配协议就好了,让东子把挂靠的分一个出来借我们使使。”
胖子也跟着说:“我又想了个法子,等到时候地买下来,过两年我们再把地转到老婆或儿子名下。”
叶耀东:美的你,过两年浦东就开了。